2)第七章 期末考试_我的美好教师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校长就不要批评他了。孩子们可喜欢沅老师了,回家都是我们沅老师我们沅老师的”。

  原来下雨后,很多家长到了,从来没下过这么大的雨,很多家长担心出安全问题,怀疑会翻船,都来逼问龙校长。龙校长被家长提到冷水里一样,不知发生什么事。沅鸿根本就没有跟学校报告。虽然挨了骂,但一次活动带给沅鸿的是孩子们的亲近,沅鸿彻底被孩子们认可和接纳。

  又一个周末,在孩子们的要求下,组织班级搞野炊。这次沅鸿吸取上次的教训,没有过河,就在一个比较宽广的河岸边。有水有材,农村娃很多本就手艺不错,大家都很尽兴。

  两次课外活动的开展,进一步的拉近了沅鸿与孩子们的距离。亲其师而信其道。沅鸿的亲和力和威信都树起来了。交代做的事包括作业,大家都会尽力完成。班级凝聚力越来越强。沅鸿批评学生也很讲究方法。采取“夹心饼”教育策略。学生单个谈话,先表扬实在的优点,很具体;然后提出不足,也很具体;最后寄予希望,提出看好他。学生往往出来后会脸带微笑,大家都会以为老师表扬了他。

  跟家长交流也很讲究技巧。一般都是“夹心饼”似的交流,家长学生老师形成正循环。很多学生缠着沅鸿去他们家里家访。沅鸿也把这家访当做奖励,谁这周量化分排在前五(已家访的剔除),他就去家访。第一次家访是去伍松家,伍松与汪兵一个村,中午去的,伍松还在学校上课。他的母亲在家,父亲去外做事去了。伍松母亲很高兴,或许如他所说的,读这么久书没有谁家访,沅老师真的不一般,沅鸿谦虚道:哪里哪里,这是与家长沟通,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伍松在学校表现很好,很尊重老师和同学,礼貌谦和,不骄不躁,读书扎实,让人很放心的。做老师的几乎找不出他的缺点,当然如能更胆大更主动的与人交往就好,即使这个也是农村孩子的通病。这个孩子,家长,培养得好,将来一定前途无量,一中是一定能上的。好好培养!

  家长听得眉开眼笑,心花怒放,忙不得的谦虚。沅鸿走时,家长对沅鸿是佩服和感激,按农村的最高礼遇,用手巾包了几十个鸡蛋给沅鸿,沅鸿说使不得使不得,逃也似的离开了。接下来的周一,伍松把他推辞不要的手巾和鸡蛋带来了,沅鸿不得已收下。伍松对老师的眼神明显不同,感觉很佩服和尊敬,也更多了一丝亲近。伍松是期中考试班级第一名。

  李梅是班级最后一名,一个女同学。她家离学校最远,在花海村,沅鸿利用周日休息家访,走了半天才到。他父母都在家。看到老师来了,李梅害羞的跑了,成绩倒数第一,自知杜明的她以为老师来家告状了。沅鸿跟她父母寒暄过后进入正题。沅鸿说,李梅这个孩子,人品很好,很善良,尊重两个字做得很好,也很活泼可爱。学习上暂时落后了点,但学习劲头还是很足的。相信通过努力,期末会有很大的进步。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