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7章 不合作才是傻子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用除草剂的话,距离蓝莓的百分百有机种植又近了一步。”霍斌面带喜色道。

  除了这个,齐政同样默默地出了一把力。

  “青竹百灵阵(二阶)触发,主木系,范围:方圆五十公里。效果:润泽,生长。生物处于阵中,恍如初生,蓄养紫华,勃然而长。”

  “青竹百灵阵”的频率调至与蓝莓的生物频率趋同后,蓝莓的生命力大增,对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的强势争夺,无疑对杂草形成了绝对的压制。

  除了这个好处外,经过“青竹百灵阵”的滋润,只要施肥及时跟上,蓝莓的品质不但更好,而且种植园的蓝莓也不会跟一般蓝莓一样,至少五年才能进入丰产期。

  齐政估计,大概第二年就有相当的产量了,第三年就会进入丰产期了——只希望到时霍斌的心理素质足够强大。

  但这都不重要,有灵阵这种农业生产“加速器”不用,那才是傻子一个。

  永惠超市的张宣淞和潘华两人虽然不懂蓝莓种植,但看着漫山的蓝莓树苗,在蒙蒙细雨的滋润下长势葱郁,对霍斌的技术管理无法不服气。

  这也充分证明了,嘉谷即使进军水果领域,在前端的种植生产控制上一如既往的牛叉。

  这样一想,再加上之前参观的嘉谷冷链物流体系,张宣淞两人对嘉谷集团在农业领域的实力展现,就觉得有些恐怖了。

  在他们的认知中,国内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和流通都没有工业化,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一般都要经历“农民-原产地收购商贩-产地批发市场-销售地商贩-销地批发市场-终端(超市/菜市场)-消费者”等几大环节,而每一个环节因为劳动、投入、损耗等要加价30%到50%左右。

  他们做生鲜运营的,最理想的状况也不过是想省却中间的产销批发环节,最好是连商贩收购的环节也舍去,从而控制好生鲜的成本以及损耗。

  但不带嘉谷这样玩的。

  可以说,传统的农业产业模式已经被嘉谷模式颠覆了,哦,应该说整合了更为合适。

  传统农业导致的很多问题,在嘉谷体系中,看起来貌似都不是问题。

  同样的土地可以种植不同的农作物,种什么?农民要么是传承多年来的传统,要么是根据收购商们的需求,虽然每天对土地深耕细作,却与市场脱轨。

  嘉谷则是深入田间,主动扶持产业规模化运营——譬如眼前的蓝莓产业,还有两人熟悉的仙茗大米产业。

  农产品的库存有难题?收入上不来?

  传统是这样子。不像工业商品大都以销带产,可以去库存、清尾货或者再生产。农产品在生产上不能停滞,一年四季土地不能空闲,生产出来又因为保质期问题存在库存难题,如果滞销往往就是直接损失,这样的因素导致农民要么贱卖农产品,要么只种植低风险低收益的农作物。

  但真以为嘉谷集团大力建设的冷链仓库物流是摆设吗——张宣淞两人亲自参观的冷库,那规模,那管理,至今回味起来都念念不忘。

  这种缩短中间流通环节的好处,都不用多说,起码不至于最终到消费者手里的农产品价格十分高昂,落到农民手里的却没几个钱。

  至于农产品附加价值低?

  开什么玩笑?

  听完齐政的“中产阶级水果”打造理论,就深知嘉谷在农产品营销上着实有一套——前有仙茗大米的畅销,现有蓝莓可以打造成“爆款”,难不成换成其他的农产品,嘉谷会无计可施?

  工业商品有许多附加价值,比如品牌、科技、体验等等,理论上来说农产业也可以具有附加价值,如健康有机、深加工、原产地品牌等等,以嘉谷娴熟的营销手段,农产品品牌化的复制大概不是难事……吧?

  前端生产得好,中间储藏运输得好,后端营销得好,也许就差零售终端了——这不是还有永惠超市吗?

  面对嘉谷这种妖孽,张宣淞的心里已经不知不觉地有偏向了,这样的大腿,不合作大概才是傻子吧?

  ……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