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5章 三言两语定规矩(1/2)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下Distell的股份后,不仅拿到了被视为全球最后一个快速增长的啤酒市场入场券,还能通过Distell的销售渠道,在抢占非洲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巴西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拿下了百威英博打包出售的资产,能在南美洲启动自主生产,并利用当地知名品牌的销售渠道,将“清源啤酒”品牌扩大至此前无法触及的地区。

  何长川等于说,东欧、非洲和巴西,我们入手了,你们掂量掂量吧。

  “咳咳……”正在旁边竖耳倾听的雪啤侯总被茶水呛得一个劲咳嗽,瞪眼道:“何总,你这是要一口气攻占全世界啊,还给不给我们留点汤了?”

  “胡扯,我是这样的人吗?这已经是我们最低的目标了!”何长川大义凛然道。

  最低目标……这家伙还要不要脸了?

  那要是目标更高一点的话,他们岂不是要喝西北风了?

  青啤的孙总和燕啤的李总同样黑着脸,瞪着这老对手。

  可后者却一点都不在意,还掰着手指道:“跨国啤酒巨头在南韩,在东南亚,在大洋洲,都进行了收缩,对了,还有俄罗斯,怎么能说没有机会呢?”

  “打住!南韩、东南亚不已经被清源啤酒圈地了吗?”雪啤的侯总撇嘴道。

  何长川理直气壮道:“都不到50%的市场份额,不算。”

  ……好歹是两个超过百亿美元规模的市场,哪怕有10%的市场份额,也相当有存在感了。结果一句“不算”就抹平了,你狠!

  侯总直接向何长川翘起拇指,呵呵道:“你怎么不说还有岛国市场呢?”

  何长川假装没听懂:“咦,对了,我还漏了岛国市场。”

  其他三人相当一致的鄙视眼。

  在啤酒行业,有两个市场相对特殊,是外国啤酒商难以突破的。

  一个是德国。在德国,啤酒品牌林立,上千家酒厂经营着超过四千个啤酒品牌。而且德国对于啤酒的生产有很严格的规定,每一家啤酒制造商都很有传统;地方保护,或者说区域归属感非常强烈,这么说吧,德国人对本地品牌啤酒的感情类似于中国人对于家乡特色小吃和早点的感情,每个地方都有一种乡土情怀般的情结;而外来品牌都是异端。

  另一个就是岛国了。

  岛国是由于政府对酒类经营实行较严格的许可和管理制度,使他们国家啤酒市场与外界相对隔绝,朝日和麒麟两大本土巨头占尽优势。

  当然,现在岛国国内的啤酒生产也受到严重打击,涨价幅度在亚洲几乎是最高。

  岛国本土啤酒巨头倒也心急火燎地找上嘉谷,但嘉谷上下懒得鸟他们——能够交换的利益实在有限,更何况,现在中日关系还绷着呢,是其他友好的市场不香吗?

  “再说了,我这不是为了你们的资金压力考虑吗?侯总您不正准备回购南非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