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4章 何以使民卖命(1/3)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不自觉的转了过去,就见几十人的队伍聚集到了一起,共同摇晃着一杆红旗,似乎在与对面打擂台似的。

  两边山头的人,似乎都被激了起来,有些准备坐下来休息的人,马上捡起工具埋头苦干。

  第一次看到这种场景之时,齐政整个人差点斯巴达了。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搞得像是大会战似的。

  然而当齐政知道宣传队员的身份后,他默了。

  楼县所在的吕梁山山区虽然贫困,但还有另一个特殊的地位——革命老区。

  这种情况下,不知哪位鬼才,提议展开发动群众的路线方针。

  于是,宣传队中都是各县各镇的名人,也是深受革命精神熏陶的老一辈。

  当他们充分意识到合作社与民众的利益是一致的,爆发出来的动员力量,简直让齐政都为之侧目。

  他们自动将责任落实到镇,落实到乡,落实到村,每个合作社各司其职,该奖励的奖励,该批评的批评,看似粗暴,偏偏乡民们的士气高涨。

  参观者们站在稍高一些的地方,看着如蚂蚁般的人群,或是喊着整齐的口号,或是唱着粗犷的歌声,将一颗颗的树苗扛上山,将灌木扫空,将草清走,硬是在一个个道路不通的山头中,种满了文冠果,不禁也是看痴了。

  虽然嘉谷身家丰厚,虽然嘉谷能买得起大量的工程器械,虽然嘉谷能开发多种崭新的技术,但在崇山峻岭中搞开发,最需要的永远不是技术,而是一滴一滴的汗水。

  出了县城,一路都是起起伏伏的山岭,不管是运来的树苗和水,还是就地刨出来的深坑,都只能是使用人力。

  不少山头是湿陷性黄土,挖下去几十米都是尘土飞扬的干土。在没有水的艰苦条件下,嘉谷采购的水车也只能靠近山脚,社员们再拉水管或挑水上山,种活了一棵棵文冠果。

  当然,为了以后收获,山路还是要修的,但等挖掘机和吊车进场的这份功夫,文冠果都可以落地生根了。

  只要想想将成千上万的树苗运进山,搬上几十米上百米高的山梁,就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有些地势较陡的山坡,更是分外的危险。

  然而,落后地区的开发,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积攒出来的。

  大城市的大规模开发已经基本完成了,后代享受着前人的成果,自然能够坐在办公室里,谈论人生价值、贫困户命运、自然保护什么的。

  落后地区的同胞,却远远没有矫情的资格。

  而他们肩膀上的厚茧,虎口撕裂的痛楚,也仅仅是为了十年二十年后,自己的后辈能有矫情的资格。

  很自然的,参观者们就想起了嘉谷一力坚持采用合作社制,让更广大民众参与利益分配。

  不酬之以重奖,何以使民卖命?

  “在中国,任何事情都能发生,但是,中国人,多困难的问题,都能解决,不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