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4、句句挫心_我的19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景气,明显是供大于求!

  而国内,目前连一座年产30万吨的聚乙烯相关的化工厂都没有,国内面临的短缺很大,为什么不能在国内建呢?”

  他就搞不明白了,国内还在短缺,而国际上明显就是供大于求,为什么还要火急火燎的做这个赔钱生意?

  王主任也把眼光望向了李和,想看看他怎么解释。

  李和道,“国内和国际实际上得分开看,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主要看经济利益。

  咱们还是要从整个化工行业的战略层面看,参与马来西亚项目,咱们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好处显而易见,如果建成,不但可以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从国际项目合作中吸取先进经验和技术,到时候反哺国内化工建设。

  我说句难听的,在国内低水平重复性建设,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工艺技术落后、产业布局不合理等化工项目,并没有多大意义。

  而且盲目重复建设必然会加剧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延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造成资金和资源配置上的巨大浪费。

  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势必导致这些行业和相关企业经营困难。”

  实话实说,句句挫心。

  王涛沉默不语,好一会儿才道,“李总真是高瞻远瞩,佩服!佩服!”

  “抱歉,王总,得罪之处,还望海涵。”李和朝着对方拱拱手。

  王主任这次主动的拿起桌子上的烟,不过没有让王涛帮点烟,而是自己接过来,自己啪嗒一下点着了,烟圈中那双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显得更细小了。

  他细想之后就站起身朝着李和伸出手道,“李总,你有心了,你的话我会如实汇报,如果需要更加完整的方案,到时候就劳烦你多费心了。”

  “一定。”李和松开手,把两人送出了门口。

  看着两个人远去的背影,李和明白,这事中方基本是没问题了,主要就看看彭云鹏花钱结交的人肯不肯出力了。

  董浩从木屋的底座底下拿电话钻出来道,“沈道如打电话过来说你的那些古玩已经回购回来一半了。”

  “这个效率可以啊。”李和很惊奇,为什么现在突然变得这么顺利了呢?

  早知道之前这件事并没有多大的进展,相当的不顺利,要知道能参与古玩收藏的人都是非富即贵,没有几个人差钱或者愿意在收藏问题上轻易卖人面子的!

  董浩如实道,“我听沈道如的意思大概就是跟你登上财富榜有关系,大家都愿意卖亚洲首富的面子。”

  “就因为这?”李和不屑的笑笑。

  老子世界首富还没亮出来呢!

  他只能鄙视这帮人头发长,见识短!

  董浩道,“沈道如说很多人都不愿意收钱,说是作为私人礼物送给你,他想问怎么处理。”

  李和问,“就没什么要求?”

  董浩摇摇头,“他说没有。”

  李和想了想道,“那就收下吧,毕竟我答应过欠人人情的。告诉沈道如,只要不过分,我都能同意,让他斟酌着办。”

  他现在才明白过来名气的好处。

  他之前也公开说过,只要有人肯送还他的古玩,他就愿意欠一个人情。

  可惜,他李老二的传说只在小范围流传,并无卵用。

  但是自从他亚洲首富的地位确定后,他一时间成了香饽饽。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