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〇一章 澳洲巨擘墨多客 西域娇_539_兰若蝉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云冈的三世佛了。道不分宗派,各有专攻。若是能去玄都观怕也是可以的,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老人家实在是快撑不住了。”

  庆云听得心里一个劲地点头,暗中负过手,向暅之挑起了一根大拇指。

  编!还**是文化人能编!

  》》》》》敲黑板时间《《《《《

  为什么犬戎小伙要叫墨多客,怎么就成了冒顿单于的本名?

  这其实也是因为笔者最近在百科与教条者所做的一些辩论。

  冒顿单于,现在标准注音通常为墨毒蝉于。于是在各大论坛就会出现一批自以为学识优越者,四处纠正别人这个读音。说墨毒是对的,冒顿是错的,千万不能这么读。

  可你要问他们为啥,他们肯定都说不出来。

  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怎么就能信誓旦旦的纠正别人呢?

  然后网上就有一个传闻,说南宋庆元本宋祁所著的《汉书》有这么一条注解:冒音墨,顿音毒,不二韵。

  好么,庆元本的《汉书》现在是孤本,这个笔者想反驳也没有渠道看到原典啊。

  但笔者却知道在清代阚凤楼所注《XJ大记》中确实有有这么一处注解——宋祁曰:冒音墨,顿音毒,又音突。和上面的说法比较类似,但却又有出入。至少顿字并非不二韵,而是有两种读法。

  关于冒顿的读法,最早的标注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史记索引》其中虽未注顿字读音,冒字读音却有两条注脚。一曰:冒音墨,又音莫报反(冒音)。二曰:冒音墨,又如字(既冒音)。

  其意思就是,冒可以读墨,或者冒字本音。所以把冒读成本字音至少也不算错。

  明杨慎所著《转注古音略》是一本类似韵书编辑方式的工具书,其中在“顿”字条下面注:顿音咄(多),冒音墨。

  与这本书性质差不多的元代黄公韶所著《古今韵会举要》“顿”字条未标注音,却与咄、突同韵。本著名出冒顿单于,冒音墨。

  《康熙字典》在收录冒顿词条的时候,采用了冒音墨,顿音毒的说法,却没有将出处归与宋祁。《现代汉语词典》的拼音标注主要是继承康熙字典的。

  既然有分歧,就不能说一家独对。

  关于这一点,某墙外百科做得反而更专业一些。只不过中文版百科和墙内百科大同小异,并没有给太多出处,就认为墨毒是正确读音。然而在英文版中,却将modu/moduo/maodun作为三个变音,并且大致溯源了出处。

  最后他们还引用了一些非汉语母语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这本来就是一处音译不需要纠结于中文读法,而应该反推其本来的读法。并且引用了一些上古汉语与匈奴语的论文,认为上古汉语的双入声/mkduok/应该最接近原本的语源发音。

  虽然这仅是一家之言,但确实是有依据的学术文章。而且这个说法也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唐宋时期关于“顿”字的注音更偏向与多,而非毒。

  所以本文中,就把墨多客作为了冒顿的注音。然而我们在日常朗读的时候,不须要太在意读法,我们只要知道这个符号对应了谁。

  冒字读成冒的本音,也是有依据的。顿字从入声duok转现代汉语四声,究竟应该按古音读还是现代音读,这个问题笔者已经讲过多例。学界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标准,要么古文全按古音读,要么就按现代音,单单去挑那几个字的古音,为什么?除非破坏了诗词韵脚,也许我们可以重新考量。否则一切教条都没有必要。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